Learner0x5a's Studio.

以孝治国:孝与家国伦理

Word count: 966Reading time: 3 min
2021/02/01 Share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志。 —— 《礼记·中庸》

孝与孝道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然亲情。
殷商时代,孝是宗教性的。以崇拜,祭祀祖先为根本目的,祈求祖先神灵庇佑。

孝道是被儒学家和统治者升华,外延,扭曲,推向极端的封建伦理道德。
但在中国社会中二者并未截然分开。

孝具有政治外延性。移孝为忠,报效国家和民族,不仅要孝敬老人,还要尊重长辈的意愿,实现长辈的愿望,为家族,乡里,国家争得荣誉。
此即成为统治思想中的孝道。

儒家的孝道

为了维护父家长传统的等级制,孔子强调“孝悌”“亲亲尊尊”。
孔子将孝作为人格修养的根本,外推到亲族,社会和国家政治。
经由历代儒学家层层加码,孝演变成为治国的伦理工具。
将社会政治和家庭伦理结合,把外在的等级制度内化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伦理道德意识和自觉要求。

儒家提倡不违父母之命。谏诤不从,只得服从。“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为了“亲亲尊尊”,采用“子为父隐”掩盖事实真相,维护尊长颜面。

孔子是儒家不是法家,在儒家这里,只有礼,没有法。

古代中国人的经世观念讲究立身扬名,不辱没祖先,否则为不孝。这一观念由《三字经》贯彻到世俗社会——“扬名声,显父母”。

汉朝开始,孝道被扭曲,强化,走向极端。“举孝廉”时期,为了博取孝子的美名,正常的孝被视为平淡,必须变本加厉,超越礼制,孝出个高水平,高难度,才能引起社会和朝廷的注意。由此形成愚孝,假孝,欺世盗名,惊世骇俗。
“生不养,死厚葬。”

随着孝道的强化,开始强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个人必须放弃自身价值的实现,将“尽孝”放在首位。
“无违”变为“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棍棒底下出孝子”。
是非判断的落点归于孝:人不孝敬父母,禽兽不如,天地不容。
孝从人情变为了天理。

佛教

佛教视人生为苦海,要求人们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了却生死,超脱世俗。
儒家是奋力入世的哲学,让人生价值实现在今生今世。
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哲学,让人生价值实现在来世,不重视今生今世的人际伦理,不跪王者,不敬父母

以孝齐家

从先秦儒家经典到程朱理学,文人政客对家庭伦理你讲五品,我说六顺,他言七教,然后又有八德,十礼,致使家庭伦理的繁文缛节层层累积,令人目不暇接。
《礼记·礼运篇》提出“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宗法社会强调父子,兄弟,夫妇,长幼双方等家庭伦理,这些建立在道德等价交换和“平等”人格的基础上。
三纲五常之后,家庭伦理开始失衡。弱化君仁,父慈,夫义,强调臣忠,子孝,妇听。

以孝治国

历代王朝通过“官”统治人们,美其名曰“民之父母”,把被统治者亲切地称之为“子民”,把统治者称为“父母官”。
被统治者需要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对待父母官和君父。

对君父和父母官对崇拜和拥戴,使得农民把实现和谐生活对幻想寄托在有道明君和青天大老爷身上。

CATALOG
  1. 1. 孝与孝道
  2. 2. 儒家的孝道
  3. 3. 佛教
  4. 4. 以孝齐家
  5. 5. 以孝治国